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1:03 点击次数:175
“龙脉”一词,源于上古堪舆之学,指地壳能量循山川形势而运行之脉络。《撼龙经》谓“龙者,地之行也;脉者,气之道也。”然古今地壳变迁、人工作为日繁,致使原有气脉或断或续,或交或错,遂生“正脉”“反脉”并行之局。若不能明辨,轻则宅舍不宁,重则邦畿震荡。本文旨在以传统形法为本,辅以现代地学之佐证,申述气脉交错之际如何区分正反,以正本清源。
一、气脉交错之成因
1. 自然变迁:断层新裂、河流改道、地震抬升,皆可使旧脉改线,新旧交汇,遂呈交错。
2. 人为干预:开矿凿隧、截水筑坝、削峰填谷,皆可阻断或诱发次生脉线。
3. 岁差磁偏:地磁南北随时间缓移,气脉运行亦随之微调,久则“错位”。
二、正脉与反脉之定义
1. 正脉:承接天星垣局,顺山川起伏,其气清扬而上,形止气蓄,草木丰茂,土色润泽。
2. 反脉:逆山川之势,或受阴煞之冲,其气沉浊而下,形断气散,砂飞水反,草木焦枯。
简言之,正脉“迎阳而聚”,反脉“背阳而耗”。
三、判别之四维
(一)形法——察势
正脉必起祖宗山,层层剥换,至结穴处开帐束气;反脉则突兀孤露,无护无迎,形如死蛇。
(二)土法——验质
掘地三尺,正脉之土细腻有生气,手捻成团,断面有层理;反脉之土沙砾夹杂,或夹杂矿渣、污染色带。
(三)气法——测场
以磁梯度仪、γ射线仪测地磁与放射异常。正脉呈弱磁、低放射、电位平稳;反脉磁扰剧烈,放射峰值突兀,电位起伏大。
(四)生法——观应
正脉之上,动植物群落有序,树龄年轮宽匀;反脉之上,多见畸形植株、蚁巢散乱、蛇虫毒螫。
四、辨正反之三忌三宜
1. 忌执古图以套今地;宜以现势校古势。
2. 忌单以坐向定吉凶;宜合形、土、气、生四科互参。
3. 忌见煞即谓反脉;宜审煞之远近、深浅、有无制化。
五、案例举隅
某市新开发区,卫星影像呈“川”字三脉并列。形家旧谓中脉为正,然现场测得该脉磁扰值高达±320 nT,土样重金属超标,植被稀疏;反观西侧副脉,虽古籍未载,却磁稳、土沃、树茂。后经钻探证实,中脉下方为废矿坑道,反脉明矣。遂调整主干道于西脉,新区十年内人口增长率、GDP增速均高于同期均值,可为旁证。
结语
龙脉之要,贵在“气顺”;气顺则百福臻,气逆则众祸萃。今日之勘舆,已非罗盘孤技,而应融会遥感、物探、生态诸学,以科学证古法,以古法统万端。能于交错混乱之中,分正反、辨真幻,方可“裁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”,此当为当代形家之共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168极速赛车开奖历史记录查询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